近年来,我国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每年约5000亿斤,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大量损失。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400亿斤,相当于6160万亩良田粮食产量。而且,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科学储粮技术推广不够,造成粮食品质下降严重,甚至发生农药、化肥等对储粮的污染,给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为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国家粮食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2007年启动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为农户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截至到2010年“十一五”期间共建设200万套。同时,引导企业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加强对农户储粮装具使用技术指导,加强农户科学储粮知识的培训,加大绿色环保储粮新技术、新装具的研发推广,推广干燥、清理、烘干、防虫、防霉等技术应用。建立以国家级专业科研机构为依托,以省级科研机构为支撑,以基层粮库(站)为基础的农户储粮技术服务体系,从源头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
201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了《“十二五”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11〕587号),“十二五”期间拟支持全国800万农户购置储粮装具,加上“十一五”期间已建设的200万套,总共达到1000万套。为规范管理各地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工作,确保装具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保证“十二五”期间专项顺利实施,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国粮展〔2011〕184号)。
截止到目前,专项共为全国25个省(区、市)506万农户配置了新型储粮装具。总投资约53.5亿元,其中中央补助投资16.1亿元。据测算,已建设的506万套储粮装具可存储粮食约190亿斤,每年可减少储粮损失11.7亿斤,可为农户增收11.5亿元,减损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专项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深受农户拥护和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普遍反映新型粮仓改变了传统储粮方式,推广了科学储粮技术,减少了农户储粮损失,称该项目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惠民工程”。
(来源:国家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