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9日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与中国对策高峰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视频发言中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保粮食安全,杂交水稻近50年已经跨越8个亩产100公斤的台阶,为养活14亿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提出我国粮食总产要达到8亿吨左右,才能满足我国未来对粮食的需求,我认为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达到的目标。目前,第三代杂交水稻每亩单产有望突破1200公斤,耐盐碱水稻有望大面积达到300公斤以上的产量,能够为中国人的饭碗能够端在自己手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宏广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一书中提出,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耗粮食800公斤时粮食需求才基本稳定,我国人均粮食刚刚达到470公斤,我国粮食安全处于“高难度、低水平、弱安全,吃饱没问题、 吃好要进口,平时没问题、战时有风险”的状态,粮食安全的弦永远不能松,“八管齐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能够达到8亿吨。
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垂分析了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与走向。他表示,当前世界粮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如果管控失当,将会引发重大危机。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风险急剧增加。疫情使全球粮食体系的脆弱性凸显,粮食危机或有可能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机,需要各方共同应对。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农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引导了农业经营体制、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良性发展,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彻底解决了困扰几千年的“饥饿”问题,持续数千年“交皇粮”的历史终结、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
科技部原纪检组长吴忠泽在报告中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杂交水稻、矮秆小麦、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粮食单产的增长。
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在报告中分享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提升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产量、抗性和品质中的应用案例,展望了基因编辑作为第三代育种技术的巨大前景。
他在报告中提到了两个令人兴奋的技术,一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植物育种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形成新一代育种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二是利用大量种植藜麦,不仅能够新增300亿公斤口粮,还能够缓解大豆进口压力。
论坛专家针对全球形势与中国粮食安全进行了交流研讨。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九大难题:
粮食总量缺口大、隐性自给率仅为70%;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6%、面临的“粮食战”风险增大;复种指数降低了23个百分点、保粮食面积难度加大;激励政策空间变窄、亟待新一轮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单产提高难度加大、亟待第二次绿色革命;粮农户均规模仅7亩、通过规模化提质增效难度大;年轻农民不愿种粮、农业优质劳动力缺乏;农民不存粮、国家储粮压力大;肥胖人口高达 2.5亿、粮食浪费问题突出。
论坛专家倡议,要从“保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底线思维、高线防备,通过8个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夯实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经验、做出中国贡献。第一,“要粮于技”,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二, “藏粮于地”,开展“土地整治”;第三,“生粮于海”,进一步发挥300万平方公里蓝色粮仓的作用;第四,“产粮于山”,充分发挥南方10亿亩草山草坡、北方30亿亩草原,种植优质牧草、木本粮食,新增100亿公斤粮食;第五,“要粮于改”,深化粮食生产与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四位一体”;第六,“储粮于友”,建立海外10亿亩耕地或1.5亿吨粮食的多元、长期的海外“供应链”;第七,“节粮于用”,在储藏、加工、消费等方面节约粮食;第八,稳粮于共同体,要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 共同建设人类粮食安全的命运共同体。
据悉,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农业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莫干山研究院、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主办。
来源:中华粮网
原标题:《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九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