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一定要把着力点放在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上,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同时,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队伍。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高兴之余,还要看到,一些地方出现种粮大户因为种粮收益下降退租跑路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等闲视之。这种现象折射了如何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问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关系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
在当前和很长一段时期内,一家一户小规模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面。我国有2.2亿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是基本主体,他们是否有生产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于农民来说,种粮除了保障口粮外,还是谋生的手段,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有利可图。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在比较利益驱动下,农民往往会选择经济收入更高的非粮非农生产代替粮食生产,从而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和产量减少,甚至出现撂荒现象,如此一来,粮食安全就会出现隐患。前几年,我国粮食供应宽松后造成粮价下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小农户仅种“口粮田”或者耕地抛荒现象,也有一些地方出现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今年粮食价格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不过,总的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农资成本不断攀升并在高位徘徊,农民种粮实际收益在下降,不少种粮大户“踩”着盈亏平衡点种粮,一遇自然灾害或粮价波动,就可能出现“倒亏”,因为拿不到农业补贴就退租跑路。
实现农民增收与粮食增产同步,仍然是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要实现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一定要把着力点放在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上,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当前,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调整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定心丸”。今年春耕冬种前,国家提高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刺激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持续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并非长久之策,因为这会加剧市场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扭曲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带来购销价格倒挂问题。
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必须从单纯提高粮价的老思路中跳出来,把着力点放在扩大农民就业空间上,鼓励和引导农村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服务规模化经营,推动粮食生产迈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之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配置结构中出现老龄化、女性化、兼业化和副业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先进技术应用,影响了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因此,要大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