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 (记者 陶凤 宗泳杉)3月11日,据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春后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预计2021年全国小麦春季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小麦条锈病全国发生面积6000万亩,小麦赤霉病全国发生面积9000万亩,蚜虫全国发生面积2亿亩次。
从总体防控目标来看,防控重点在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兼顾茎基腐病等新上升病虫和纹枯病、白粉病、吸浆虫等常发病虫的防治。《方案》要求,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5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4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高产创建示范片、绿色防控示范区实现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全覆盖。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事关粮食稳产增产,也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2021年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预计全国发生面积21亿亩次,同比增加14%,对70%以上的产区构成风险,可见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尤为重要。
“昆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加以控制愈演愈烈将会造成粮食减产等负面影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防”,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未来还应不断完善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制度,提升监测预报信息化水平。同时,在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要推进统防统治,而不是单打独斗,提高防病治虫效果。
事实上,为了确保粮食生产,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就曾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其中提及要将跨区域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关键源头区和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以上,并要求加快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农药减量化持续推进。
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此次发布的《2021年春后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还是《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都提出绿色防治的要求。而各地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也都将绿色防控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诸如湖北省就通过安装性诱智能监测设备和性诱捕器,种植红花草籽等,综合采用灯诱、植物诱等绿色防控技术,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喷洒。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曾表示,绿色防治病虫害将是今后虫口夺粮坚持的方向。宁波市江北区则通过推广发放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诱捕器、种植诱虫作物香根草等方式实现农药减量3.3吨。
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措施,但这在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孙文华孙文华表示,“不同的生物都有不同的天敌,这也为绿色防控提供了思路。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正在研究生物农药,以以虫治虫的方式实现绿色防控,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能够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来源:北京商报